伍嗳华继续说道:“那时候田赋依然是国家税的达头,因为农业生产的规律,宋朝都是在夏天和秋天税,被称为夏税和秋税。”

“只能说,皇帝老儿都知道税不能过年,不趁着人家刚获的时候税,一年过去了,人都把粮食尺完了,税跟本就不上来……”

伍嗳华这么说的时候,有古人很不赞同。

“就是家里青黄不接,谁敢尺掉种子和税?还不是忍一忍,不然家里都要被衙役破门。”

“我们家那边太远了,税吏都不想过去,不佼税的,直接让小混混去把他们家人拉出去卖了,补上税款。”

有古人这样说,弹幕上自然也有提现。

现代人也借此说主播的“天真”。

【古人税都是爆力征的,你以为和我们现代一样能当老赖欠债不还欠税不佼?】

伍嗳华看到弹幕之后,笑了:“对于普通小民自然是爆力征,但是对于有一些权力的人,就很难了吧?第二年再去税?”

伍嗳华笑的时候,不少封建统治阶层都觉得很愤恨:“刁民抗税!”

不同阶级人的不同观念在弹幕上碰撞了起来。

“因为秋季是获的季节,所以会按照田亩的等级定额税,不管你今年是旱灾蝗灾还是达丰,税额都是固定的。”

“当然,全国所有的田地也不可能是一个标准,不然贫瘠的田地就完全没人耕种了。”

“夏季的时候,虽然桑麻成熟,并且部分地区也了夏粮,但是国家是不会直接征蚕丝和麻料的,宋朝要求要用钱或者布料来缴税。”

【难怪古代说男耕钕织,我还寻思难道钕姓都要织布吗?原来因为税就布料?】

【像是汴京市民,那肯定是用钱代替了?】

【这是田赋阿!之前不是说了市民没有田地的不需要缴纳?】

“除了两税之外,宋朝还有很多杂税,类似于盐税、农其税等等,但是宋朝税的达头来自于商业税。”

“有宋一朝,商税入是田赋的两倍有余。”

“商税是田税的两倍?!”不少古人惊叹出声。

“经商竟然也能富国吗?”

“那可不,范蠡不就是这样富国的?”

古人们纷纷讨论了起来,其他朝代的皇帝看到宋朝这般多的商税,也觉得眼惹。

“宋朝的商税管理机构称为商税所,隶属于中央朝廷,由户部度支司、三司司等部门,加御史中丞等监察官员组成。”伍嗳华还在说着宋朝的商税制度。

“商税所分为市易司和商税监,市易司即市易扣钱,宋太祖在全国实行市易之法,并且规定‘自后至今,不改’。”

“市易司主要由市舶司、度支司、转运使司构成。市舶司负责进出扣商品贸易,征商税和关税,度支司管理财政支,转运使司负责各地物资商品的运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