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壶济世,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第285节(2 / 2)

    顾担颇为好奇。

    “是极。天地浩大,诸国林立其间,很多人,至多也只是知道一些名字而已。虽然所有人都生于这片天地之下,但彼此之间根本没有任何的联系,与其说是联系在一起的整体,倒不如说是一个个并不相干的个体,组成了这个世界。”

    杨朱捧着青灵果茶,颇为感慨的说道:“一国之走向,通常只限于本国之内,便是两国交战,对更远的国度也很少会有什么影响,大多只是换个名字,换一批人而已。我们所说的天下,究竟有多大,有多少个国度,谁能说的清楚呢?更不要说其中所蕴含的东西了!”

    杨朱兴之所至,指了指远处的夏朝皇宫,继续说道:“如这夏朝,你们生于斯,长于斯,自然是明白这里的东西,知晓夏朝的历史,知道这里的英雄豪杰,乃至圣人贤人,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可是在我到夏朝之前,我并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一个夏朝,它才刚刚诞生二十五年——对凡尘来说这已足够一代人成长起来,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一部分。可对于更远处的国家而言,夏朝可能连名讳都没有传过去,那它是否存在,对它们有影响么?定是没有的!

    我是宗师,说起来到了凡尘武力的顶峰,天下大可去得。可我年岁至今已九十有余,晋升宗师后开始游历世界,距今也有四十余年,走过的国度,少说也有几十个,它们彼此之间,真正所知者,少之又少!

    见过的人越多,见过的天地越大,越能够感受到自身的渺小,自身对于世界的微不足道。”

    杨朱的目光盯着茶碗之中泛着青翠色泽的茶水,一番感慨却是发自内心。

    一个人自身的厚度,如果是按照阅历来算的话,那他的阅历足以组成一本书。

    可这世上绝大部分人的经历,都是乏善可陈,不值一提的,别说是一本书了,就算是一页纸,一行字都很难占据。

    甚至,很多人一辈子都蜗居在自己的那一小片天地里,连方圆百里、千里之地都没有出去过。

    对于那群人而言,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,有多少奥秘,真的值得去关心么?

    大概是不必的。

    历来所有对外面世界好奇的,要么是丰衣足食的公子哥,要么是实力同样达到顶峰,进无可进的宗师,无有例外。

    便是国家与国家间,更多的也只是一座又一座的孤岛,只有彼此相邻的孤岛有些许的牵连罢了。

    “我好像有些明白为什么你会提出‘为我’和‘贵己’之道了。”

    窥一斑而可知全豹,听到杨朱话中的意思,顾担也感受到了对方的心绪。

    既然天地如此浩大,世界如此广阔,个人如此渺小,本身就很少有人能够交集起来,那还费什么劲?

    过好自己不就够了嘛!

    反正他们本来就只能过好自己的。

    杨朱正是因为见到过太多太多,才更加明白所谓的整体是多么的广大,广大到令宗师都足以感到绝望和渺小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不如去追求绝对的个体,起码个体可以由自己的把握。

    “道友甚明我心意。”

    杨朱笑了起来,“如那墨丘,真乃世间一等一的英豪也!赞誉一声圣人,似也不为过。可这等人物,又在几国之地流传?若非来到夏朝,我甚至都未曾听闻过墨家之名讳。

    个人便是盛极一时,又是何等的渺小?墨丘乃是人杰,可哪个国度,没有自己的人杰和英雄呢?人杰摞人杰,何其之多也!功名利禄、钱财福贵,过眼烟云,过眼烟云啊!何足道也?”

    “道友见过的人和风景太多,已经寻不到个人在其中的意义了?”

    顾担问道。

    “精辟!”

    杨朱眼前一亮,拍手称快,便好似遇到了知音,恰恰点明了他心中的那一份感触。

    当经历过的事情足够多,便会发现一切东西都不过转瞬即逝,个人的努力和悲欢处在其中,根本不足以称道。

    久而久之,难免会将这份想法放在自己的身上。

    自己,又能做得了什么呢?

    自身的意义,又是什么?

    我是谁?

    从何而来?

    要到何处而去?

    当温饱不成问题,实力抵达巅峰,进无可进之下的人,便开始给自己找难题。

    问题是,这个难题太大。

    宗师也解不开。

    古往今来,所有试图思考这些问题的人,都会撞得头破血流,变得不幸。

    于是,杨朱根据自身的一路之见闻,总结出了为我、贵己之道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外面爱咋咋地,自己过好自己的也就足够了,天地再大,老子不开心啥也不是!

    没有意义?

    让自己开始就是意义,享受生活就是意义。

    这虽然不是终极问题的解法,但到底是给了自己一个合理且自洽的正当理由。

    “道友看起来年纪并不大,竟然便能够洞察出这样的观念!”

    杨朱啧啧称奇,目光在顾担的身上打转,感慨道:“怕是要不得善终啊!”

    正在喝茶的清平子差点一不小心将嘴里的茶水全都给喷出来。

    敢说这位不得善终,不想活了?